玩松石心态不端正,就容易得“病”,玩物丧志。轻则花钱如流水,重则上当受骗。所谓“玩”,一定是轻松随性的,情趣为先,通过文玩培养自己的心气,修身养性。下面这些毛病我们可得注意了:
一、贪心病
玩松石的大家都知道,一旦上手就着迷,慢慢所有都涉猎,最终什么都玩一遍。这没错,错就错在很多人是朝三暮四,狗熊掰棒子,三分钟热度。这东西还没盘怎么样,又上手新东西,同样东西不同形制尺寸样样来,一山看着一山高。最终钱花了不少,东西满抽屉,盘出来的没两件儿。钱是您自己赚的,有钱就玩任性,咱还有啥可说的?
二、挑剔病
完美的东西谁都想要,但在自然界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。如果太追求完美,反而你很难买到真东西,也同样会错过好东西。现在那些老资历的玩家,哪个当初没有因为挑剔错过一件两件宝贝?
老祖宗说,天地都是残缺的,很难追求您要的完美。淘松石和找对象一样,人无完人,大方面满意了就行。但凡天然的东西必有人们所谓的不足或瑕疵,也就是因为人们追求完美的执念超出了天然的界限,所以便有了人工的成份和造假的理由。
三、捡漏病
文玩圈内津津乐道的一个词就是“捡漏”。很多人也同样因为想捡漏最终“吃药”。很多人上了西藏蜜蜡的当,就是个例子。有西藏产的蜜蜡吗?没有!但就是因为学艺不精,当初多少人上了藏蜡的大当。不论是文玩还是平日生活中,凡是被骗多数是因为有占小便宜的心理。
无论喜好松石的玩家还是专业藏家,捡漏永远诱人,多高明的行家也无法向人传授“捡漏”的妙诀,因为“捡漏”压根就是一个概率奇低、只可偶遇不能强求的事儿。一分钱一分货,好货无漏。
四、心急病
只要玩原石的人都知道:“你磨的是它的棱角,它磨砺的是你心性。”但是真正拿盘玩来磨砺心性的有几个?反而越玩越心焦、急躁,恨不得一晚上就能盘出人家一年或者十年的效果,可能吗?这就是为什么做旧的东西没有时间赋予它的沧桑感、厚重感。劝这类朋友一句:明白盘玩真谛,不要心急走火,吃板栗吃的是翻炒的香甜,你用糖水煮能有那滋味吗?
五、炫耀病
有句话大家一定熟悉:“自己喜欢就好。”反思自己,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喜欢就好呢?多数都是自己懂不懂无所谓,自己感觉好不好也无所谓,一定要别人都说好才行。好像一串珠子或者配饰不是给自己戴的而是特意给别人看的,而且要戴在最显眼的位置。都想弄串别人没有的,你比我牛,我再弄串比你牛的。
六、虚浮病
也有这么一些人,自己还没玩几天呢,就开始帮这个瞧瞧,给那个指点指点,自揣着是个行家里手。很多做绿松石生意的朋友,最不喜欢的就是一进门嚷着要高瓷高蓝,或者要老松石的顾客,因为他们太浮,这种人往往喜欢充专家。做人不可太虚浮,文玩圈子也是一样,别人买,咱不多嘴,君子也不夺人所爱,多看多学,正所谓一山还有一山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