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古学的证据发现,中国开采利用绿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,仰韶、半坡文化遗址发掘中就有绿松石的发现。
后来在中国长期的巫玉、神玉的时代,绿松石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红山、龙山、良渚、大溪、马家窑文化遗址,包括三星堆、二里头文化遗址,祀天祭神的礼器中,都大量镶嵌有绿松石。
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,对松石的运用更为广泛,甚至用于外交结盟的国家礼品。
清代则称为“天国宝石”,因其“色相入天”而被列为皇家的专用品和国家的垄断珠宝。
因为历史上襄阳与郧阳(今天的十堰辖区)统属一个行政区域,故而,中国乃至世界,当时都给绿松石冠有了一个地域特征的美名——襄阳甸子。另称——荆州石。